桃園新竹區
照顧者的責任:照顧家庭時也別忘了照顧自己
阿文在生病之前,是從事遊覽車、貨車司機一職,然而十多年前意外導致右側肢體偏癱,鑑定為肢體障礙者,生活上可以自行完成自我照顧,同時也有申請居服支持,妻子雖然是中度智能障礙者,但生活自我照顧,都能獨立完成,只有部分需要多些口頭、動作指導,使阿文在照顧負荷上較無過重負荷。
但去年5月中風,導致左側偏癱,步行則需使用輔具支持,也因為中風關係手腳會時常感到麻痺,使身體、情緒上都容易感覺到不適,蕭社工再瞭解阿文生病歷程後,評估阿文居住位置難以連結醫療資源,加上家庭經濟限制,較無法負擔交通、醫療費用,再與阿文討論後,評估現階段需要到宅指導服務,由蕭社工啟動服務連結。
經歷6次到宅指導服務後,針對上/下肢平衡、牽拉訓練後,日常也會進行拉伸訓練,逐漸手腳麻痺情形舒緩許多,步行速度上也較快一些,隨後阿文也在這次資源連結後,也意識到除了要照顧好家裡外,照顧自己也是一個很重要事情,唯有照顧好自己,才能有更多時間陪伴妻子!
但去年5月中風,導致左側偏癱,步行則需使用輔具支持,也因為中風關係手腳會時常感到麻痺,使身體、情緒上都容易感覺到不適,蕭社工再瞭解阿文生病歷程後,評估阿文居住位置難以連結醫療資源,加上家庭經濟限制,較無法負擔交通、醫療費用,再與阿文討論後,評估現階段需要到宅指導服務,由蕭社工啟動服務連結。
經歷6次到宅指導服務後,針對上/下肢平衡、牽拉訓練後,日常也會進行拉伸訓練,逐漸手腳麻痺情形舒緩許多,步行速度上也較快一些,隨後阿文也在這次資源連結後,也意識到除了要照顧好家裡外,照顧自己也是一個很重要事情,唯有照顧好自己,才能有更多時間陪伴妻子!
桃園新竹區
最珍貴的生日心願
「祝你生日快樂~!」蛋糕上的蠟燭閃著微小的暖暖燭光,今天是憨兒小易的生日,智能障礙重度的小易今年滿20歲了,媽媽為小易準備了他最喜歡的草莓蛋糕,小易臉上幸福的笑容溢於言表。
吃完蛋糕,社工老師神秘的把第二個生日蛋糕端出來,大家又圍著媽媽唱生日快樂,幫小易的媽媽過一次專屬於她自己的慶生會,媽媽看見蛋糕,眼眶閃著淚光說道:「這輩子從來沒有人幫我慶生過…」原來,這是小易媽媽第一次擁有專屬於自己的慶生會,媽閉上眼睛媽許下生日願望,將最珍貴的生日願望,留給此生她最牽掛的孩子:「希望小易能平安健康好好長大…」
小小的生日願望繫著媽媽最深的期盼,她牽著小易的手,祈願這一路的崎嶇顛簸都會漸漸平穩順遂。
吃完蛋糕,社工老師神秘的把第二個生日蛋糕端出來,大家又圍著媽媽唱生日快樂,幫小易的媽媽過一次專屬於她自己的慶生會,媽媽看見蛋糕,眼眶閃著淚光說道:「這輩子從來沒有人幫我慶生過…」原來,這是小易媽媽第一次擁有專屬於自己的慶生會,媽閉上眼睛媽許下生日願望,將最珍貴的生日願望,留給此生她最牽掛的孩子:「希望小易能平安健康好好長大…」
小小的生日願望繫著媽媽最深的期盼,她牽著小易的手,祈願這一路的崎嶇顛簸都會漸漸平穩順遂。
桃園新竹區
溫暖心家園,幸福喜憨兒
「姐姐,你看我炒的高麗菜!」住在羅米亞家園的小晴,端著人生第一道料理興奮的與大家分享。從備餐、洗衣到生活自理的學習過程,對小晴來說是全新的挑戰。過程中她曾因挫折而情緒低落,但在教保員與社工的陪伴下慢慢進步,如今已能獨立外出購物,還擔任「倒垃圾小隊長」為大家服務,找回自信與笑容。
社區家園讓心智障礙者學習自立,享有尊嚴生活。基金會依住民健康狀況,安排物理治療、營養與職能訓練,規劃運動與飲食提升生活品質。每週更安排融合課程,走入社區購物、搭車、外食,讓更多人看見、理解並接納他們。
如今小晴不僅會主動分擔家務也更能照顧自己。媽媽說:「我真的看見她長大了。」小晴的改變使媽媽能夠慢慢放心放手,讓小晴盡情體驗人生。
社區家園讓心智障礙者學習自立,享有尊嚴生活。基金會依住民健康狀況,安排物理治療、營養與職能訓練,規劃運動與飲食提升生活品質。每週更安排融合課程,走入社區購物、搭車、外食,讓更多人看見、理解並接納他們。
如今小晴不僅會主動分擔家務也更能照顧自己。媽媽說:「我真的看見她長大了。」小晴的改變使媽媽能夠慢慢放心放手,讓小晴盡情體驗人生。
桃園新竹區
後半場的人生 有我們陪你
第一次見到許伯伯,因不清楚輩分,禮貌地喊了聲「阿公您好」,許伯伯笑著回應:「阿,那ㄟ叫我阿公,嘿嘿嘿。」雖一度覺得失禮,照服夥伴安慰說,伯伯轉身就忘了,不必掛心。每次到芎林日照開會,許伯伯經過總會好奇地問:「妳們在做什麼?」邀請他坐下參與,他也樂於聽一會兒,隨後又回到習慣的沙發,靜靜觀察大家。
聊天中提及他的工作經歷,他總說自己曾在公營機構任職,照服員也會補充他過去的經歷與家中有「HONEY」(許媽媽)。當問及女兒人數時,他常笑著頓住:「阿哉?有幾個女兒?」
在中心裡,許伯伯仍帶著過往主管的氣勢與熱心,見娃娃歪斜,便遠遠提醒:「嬰仔ㄟ摔害啦!」手作活動時雖偶有抗拒,成品完成後卻也欣然配戴。日常活動的邀約,總是先問「啊,做這要幹嘛?」幾次勸說後,仍會開心參與。照服夥伴用心陪伴,期盼每位長輩的後半場人生,依然豐富而溫暖。
聊天中提及他的工作經歷,他總說自己曾在公營機構任職,照服員也會補充他過去的經歷與家中有「HONEY」(許媽媽)。當問及女兒人數時,他常笑著頓住:「阿哉?有幾個女兒?」
在中心裡,許伯伯仍帶著過往主管的氣勢與熱心,見娃娃歪斜,便遠遠提醒:「嬰仔ㄟ摔害啦!」手作活動時雖偶有抗拒,成品完成後卻也欣然配戴。日常活動的邀約,總是先問「啊,做這要幹嘛?」幾次勸說後,仍會開心參與。照服夥伴用心陪伴,期盼每位長輩的後半場人生,依然豐富而溫暖。